2024 全国生物材料表面工程与骨修复材料学术大会顺利召开
来源:
|
作者:锐视医疗
|
发布时间: 2024-06-20
|
243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4年6月16日-18日,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修复材料与器械分会和生物材料表界面工程分会2024年联合学术年会在浙江慈溪召开,锐视科技携Micro-CT成像系统、光学活体成像系统、三维多模态精准成像系统等科研设备精彩亮相,并通过专题报告的形式,展示我们的系列产品和最新应用成果。

2024年6月16日-18日,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修复材料与器械分会和生物材料表界面工程分会2024年联合学术年会在浙江慈溪召开,锐视科技携Micro-CT成像系统、光学活体成像系统、三维多模态精准成像系统等科研设备精彩亮相,并通过专题报告的形式,展示我们的系列产品和最新应用成果。
精准活体成像是临床前小动物影像技术的核心。合肥锐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国家级专家领衔的高层次人才团队,汇聚了国内外顶尖名校和著名医学院的优秀人才,在医学影像、图像导航、放射治疗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公司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精准、高效、智能化的临床前小动物影像解决方案,助力科研,推动创新。
在骨科和骨修复材料的研究中,小动物模型扮演重要的角色。通过建立相关模型,科研人员可以研究疾病的发病过程和病理变化,并评估疗法或修复材料的疗效和安全性,筛选出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有力支持。常用的小动物模型包括小鼠、大鼠、豚鼠、兔等。其中骨骼系统精微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包括皮质骨、骨小梁、骨髓腔等的改变,骨修复材料周围的新骨生成等,对研究骨折愈合、骨质疏松等疾病的病理机制、材料的生物活性和骨整合性能等具有重要意义。

▲Micro-CT在骨修复研究中的应用
IMAGING 100是锐视科技自主研发的具备国际领先性能的高端显微CT设备,将活体成像和超高分辨率离体成像集成在一台仪器中,为科研提供强大支持。其中,活体成像被应用于监测小动物骨骼系统的生长、发育和变化的动态过程:通过对比同一动物在不同时间点的成像数据,可以深入了解骨骼形态和结构的演变,并通过仪器强大的软件分析功能获得这些变化的定量参数。而超高分辨率离体成像则被用于观察和分析骨骼内部最精微的结构,如骨小梁、骨髓腔、骨陷窝等;这些微观结构的形态和变化与骨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进展密切相关。
小动物光学活体成像系统用于实时观测活体动物体内分子水平的变化,为研究体内靶点、代谢过程、药物筛选等背后机制提供详尽准确的数据。锐视IMAGING 200二维光学活体成像系统具有高精度、高清晰度以及易于操作的特点,为研究人员提供快速有效的实验工具。而IMAGING 200pro是锐视推出的一台真正实现三维光学成像功能的小动物活体成像设备,运用自主研发的三维成像算法,定位精度达亚毫米级别,为临床前小动物模型的全身成像和体内表征提供强大支持。
IMAGING 1000实现了结构成像(micro-CT)和功能成像(光学活体成像)的互补和融合,利用算法实现CT图像和光学图像完美配准,提供精准三维可视化重建效果。通过自主创新的算法重构出小动物体内发光信号的三维结构,精确计算小动物体内深部病灶的位置、深度、体积等定量信息,实现对小动物疾病模型内部结构和功能的精确探测和定量。
